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大灣區共同體】大數據分析報告:大灣區人往哪兒走?


香港與深圳的人口聯繫最為緊密。

港深廣高鐵香港段正式通車後,粵港澳大灣區的交往日益頻繁,往後還有港珠澳大橋,區內9+2共11個大城市構建一小時生活圈逐漸成型。華人大數據學會早前委託內地數據智能服務商TalkingData分析灣區內的人口流動、勞動需求,從跨市出行、流入度、流出度、人口聯繫強度等,反映廣州、深圳是大灣區的核心城市;港澳與大灣區內的其他城市聯繫增長較快;東莞的就業吸附力最強等,為企業和政府提供具參考價值的統計數據。

撰文  葉永成 | 攝影  張展銳

華人大數據學會執行主席、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指出,粵港澳大灣區講求人流、物流、資金流及信息流的暢通無阻,透過政策協商及應用科技例如大數據分析、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設,可打破彼此之間的壁壘,促進跨境流動及生產成本下降。他指,香港數據開放情況落後,一大原因是建基於政府及大部分企業對開放數據都感到抗拒,成為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的障礙。他舉例說,各種交通工具的客運量、停車場的泊位等數據,若企業願意公開,將便利市民生活,甚至可疏導某些時段的交通擠塞。

企業視數據為私人資產

他表示,大部分企業視數據為私人資產,大數據往往涉及人的活動或客戶群的資訊,尤其不願與競爭對手分享;另一方面,市民亦擔心機構收集數據會侵犯個人私隱。不過,他說,其實法例對大數據公司有足夠規範,數據會先清除當中的個人資料,脫離敏感資料後的數據便不應視為私隱,這就不會因為私隱而一刀切窒礙智慧城市的發展。

故此,他建議開放數據,讓社會資源更有效利用,建基於政府政策的制定及可為企業帶來更多商機。「例如政府可公開旅客入境數據,旅客的年齡、性別及所屬國家或城市等,本地零售、酒店等行業便可因應相關資訊調整策略,旅客亦可獲得更好的服務,創造雙贏。」

政府統計資料滯後

其實,政府及私人機構不是會做市民或顧客調查嗎?華人大數據學會會長車品覺解釋,大數據的搜集與傳統統計調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可實時反映真實情況,不會說謊;後者要經過抽樣採集,亦受到時間限制,例如政府的人口統計,也只會每5年至10年做一次,數據可能會滯後。
「政府調查一般數年進行一次,並花費大量人力資源,但所得資料時效性低;若配合高新科技應用,機構可頻密收集數據,如在公共場所安裝傳感設備,便能記錄人流變化,統計更準確及具時效性。」

目前,越來越多政府及私人企業會運用大數據分析市民或消費者行為,以作出更好的規劃。他坦言是次大數據分析旨在拋磚引玉,過程中或有不完備的地方,收集的數據主要來自民間企業,令大眾及其他機構認識民間數據的價值,希望日後可以有官方的大數據,令實況更加完備。

人口流動分析洞察報告

他說,早前委託了內地知名的獨角獸公司、數據智能服務商TalkingData做數據分析,該公司曾協助北京市政府,向民間採集有用數據,採集的數據來源包括十多萬個手機App及平台,如網易、滴滴打車、共享單車OFO等。而今次華人大數據學會便邀得該公司為大灣區的人口流向做分析,這個名為「粵港澳大灣區人口流動分析洞察報告」,主要收集的數據周期為2016年4月、2017年4月及2018年4月;招聘數據為2017上半年及2018上半年,大灣區人口在不同城市的停留時間,以及各城市的勞動需求。量度指標包括:跨市出行指數、跨市流入流出度、人口聯繫強度、工作用戶流出流入量、工作用戶淨流出率等。

他說,今次報告收集的數據主要來自民間企業,即是採集自多個手機App提供的用戶數據及7大網上招聘網站等,缺點是如沒有使用智能手機的人便沒有數據可收集,不過,他笑言這個比例相當低,所以手機訊號每日規律的移動,與上下班時間對照一下,便可知道人口的流動及工作區域模式等資訊,可藉此了解不同人在日間及晚間的停留位置及時間。報告發現,城市的吸引力越大,便越多人湧往該處就業。由此可見,民間機構也可以實時提供可貢獻具價值的數據,希望鼓勵更多企業開放數據,推動智慧城市發展。

四方面的主要發現

TalkingData CEO助理呂博卿表示,報告的主要結論有四方面,包括:

1.大灣區經濟發展良好,人口吸附力較強—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GDP達到10.2萬億,同比7%,略高於全國GDP同比增長,大灣區經濟發展良好。同年,粵港澳大灣區各市的常住人口均呈現正增長,區內的城市吸附力較強。

2. 廣州、深圳是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以人口聯繫強度來看,廣州、深圳與其他城市的人口聯繫強度最高。廣州、深圳為大灣區其他城市提供了較多的跨市出行人口,同時,其就業吸附力較強,吸引了較多來自其他城市的勞動力,廣州的勞動力淨輸入主要來自佛山,深圳主要來自惠州和東莞。

3. 香港、澳門與大灣區其他城市聯繫強度較快增長—澳門與珠海的人口聯繫最為緊密,且增長強度最大。此外,香港與廣州、東莞和佛山的人口聯繫強度亦出現較高增長。

4. 東莞就業吸附力增強,人才需求增長較快—東莞不再向廣州輸出淨勞動力,且對深圳的勞動力淨輸出程度也有所減弱,而惠州作為東莞主要的勞動力淨輸入源,其對東莞的勞動力淨輸入呈現增長趨勢,東莞的就業吸附力增強。除廣州、深圳外,東莞的人才招聘量和增幅在大灣區內地9市均處於領先位置,東莞對工作用戶的吸引力相應提升。

東莞人才需求量增

他說,數據分析又發現,無論是整體還是高端人才招聘,珠海、東莞、佛山的人才需求均排名前三,從各城市人才招聘的增幅來看,佛山、惠州、江門的整體人才需求增長高於其他城市,而高端人才的需求則是惠州、東莞、深圳有較大幅度增加。

此外,香港與深圳的人口聯繫最為緊密,且增長強度最大。香港與廣州、東莞和佛山的人口聯繫強度亦出現較高增長,由此帶來香港與大灣區城市群的緊密度快速提升。展望大灣區發展,未來人口流通將更趨頻繁,政府應加大推動大數據發展,評估政策效益。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