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創業家・名人系列・著名品牌

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 新任會長冼雅恩:工業家精神 為工業培訓人才


冼雅恩(左)不時代表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到各大專院校分享香港工業發展及生涯規劃。

香港工業曾是上世紀經濟推動的「火車頭」之一。隨著本港工業早年北移,締造製造業可持續發展。隨著近年環球和珠三角經濟環境變化下,特區政府積極落實「再工業化」等政策,推動產業升級。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新任會長冼雅恩表示,今年協會成立26周年,未來將會繼續推動香港工業的升級轉型,利用高新科技和大數據技術,協助業務、產品增值,及培訓工業人才等,並將繼續推動香港工業對外發展,包括東盟市場及歐盟的新興國家,此外更將積極配合國家政策,建立香港工業在大灣區中的角色,抓緊「一帶一路」機遇,把工業發揚光大。
Text / Santos  Photo / 鄺銘漢

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會員都是「香港青年工業家獎」的歷屆得獎者,他們由政府高官、工商界領袖以及大學校長組成的評審團選出,以表揚他們對香港製造業的卓越成就和經濟發展的傑出貢獻。協會成立至今,已累積逾150位成員,他們都是工業界中菁英分子。冼雅恩表示,新一屆執委竭盡所能,做好各項工作,凝聚業界。他強調,協會有一個很好的傳統,執委各員關係就像一家人,互相合作,希望能做到無分彼此。他回憶起自己在2009年獲青年工業家獎後加入協會,8年內主力教育培訓的範疇,期望日後為工業界培訓更多的人才。

冼雅恩提及,香港經濟發展未來應朝向多元化,不能沒有工業發展及支援,並強調不能夠單靠發展創新科技或單一產業去支撐著整個經濟。他提及一個故事:「一家原本生產不銹鋼零件的工廠,只能供給製錶行業採用,但在這個智能手機的時代裡,毅然作出升級轉型的抉擇,在經過陣痛的購買器材和重新研究設計及佈局階段後,大獲成功。如今的手機,乍看是看不到有什麼鋼材的,但想想要充電時,插進去充電的那個小小的洞口,用的就是不銹鋼。再想想從前看時間都看手錶,現今的年輕人看的卻是手機屏幕上的時間顯示。 如果手機沒有電,時間的顯示就看不到了。這個小小的不銹鋼充電連接口是十分重要,此例證說明工業的存在價值。」他指出,除了傳統生產部分外,現時工業已加入了更多科研、設計、品牌管理等元素。加上近10年很多老牌企業迎來第二、三代接手管理,亦為行業注入新氣象,香港工業發展正走向新紀元。
 

冼雅恩(中)於2009年獲頒香港青年工業家獎。

重點傳承教育 促進交流  
冼雅恩強調,協會是一個青年工業家的交流平台,匯集了工業各行業成功升級的精英分子。「我們的會員是來自各行業的菁英,各人可透過協會這個平台,互相交流一些升級轉型的心得;另一方面,協會亦定期向會員,舉辦一些實用的工作坊與講座,及對外交流活動,如去年協會舉辦到訪北歐實地考察當地初創及高新科技企業等,了解當地的市場及成功經驗。」他坦言,協會去年多個項目及活動:包括「香港工商業獎:升級轉型」、YIC「飛越港蘇」體驗計劃、 「YIC行行出狀元計劃」、「校園創意機械人推廣教育計劃」等均圓滿舉行。他表示,透過參與協會公職,除了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外,亦希望為本港培育新一代的工業人才,鼓勵年青人投身工業。

冼雅恩續說,為加深青年人對工業的了解和興趣,協會會員巡迴為本港各區中學進行講座及投身工業分享;又如與職業訓練局合作舉辦YIC「飛越港蘇」體驗計劃,讓大專生穿梭蘇州、南京、上海和寧波四地,進行交流及工作實習,從不同層面了解工業及內地經濟發展,鼓勵其投身工業;協會近年更走進校園,協會會員不時到訪大專院校及中學,分享投身工業及其生涯規劃的寶貴經驗。又如舉辦「校園創意機械人推廣教育計劃」,讓中學生設計及製作機械人參賽,啟發其創意及對科技的興趣。他指協會一直為工業升級轉型出力,將繼續投入教育培訓工作,弘揚工業精神,讓外界重新認識工業,盼能扶助新興工業及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為香港發展多元化經濟。

升級轉型  重塑香港製造  
冼雅恩是工業界的第二代。1987年回到父親冼為堅創立的珠寶製造公司工作,憑著自己擁有豐富的法律及會計專業經驗,帶領企業邁向轉型升級。他說,入行已逾30年,歷見香港珠寶製造業的起跌,公司在內地擴充產能時,高峰期發展員工曾逾1,000人;近年公司積極改善提升效能,以提升競爭力應對市場變化。另一方面,他表示,公司在5、6年前部署把部分工序回流,在紅磡的廠房重設一條小型生產線,聘請近40名的本地熟練工人,專攻較高檔次的產品,重塑香港製造手造珠寶產品,他坦言,保留香港生產線志不在賺錢,期望為本港珠寶業培培訓人才,盡一分綿力。 


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info

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成立於1992年,推動香港工業發展方面一直不遺餘力。隨着每年「香港青年工業家獎」的得獎精英及本港工商界青年才俊的加入,迄今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共有逾150多位會員。據非正式統計,該會會員在內地投資的企業,主要有電子、家庭電器、機械、塑膠、五金、化工、紡織、服裝、珠寶首飾、鐘錶、眼鏡、玩具、食品、電訊及資訊科技等行業。估計會員在香港及內地僱用的員工達到100萬人,每年總產值超過2,000億港元,上市公司逾50間。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