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創業家・名人系列・著名品牌

【人物專訪】合和創辦人胡應湘:Gordon Wu


「條橋的水準很好,圓了大灣區居民心願。」

港珠澳大橋上月正式開通,最早倡議興建大橋的本港著名企業家、工程專家、合和創辦人胡應湘獲邀出席開通儀式,見證構想落實的歷史性時刻,他坦言,自己的構想「有實現好過無實現」,如果能早些落實興建,大橋造價會更便宜,現在價錢難免會貴一點。他稱,最重要是建成大橋可以增強大灣區競爭力,可助大灣區發展。

Text / Santos

對港珠澳大橋開通感受

「條橋的水準很好,無論從設計或施工都做得很靚。可算是圓了心願,呢個唔係我嘅心願,係大灣區居民的心願……總括來說,這個構想『有實現好過無實現』。」

憶八十年代首提建橋被拒感憾

「早在1983 年,我已首次公開提出港珠澳大橋具體的修建設想和計劃,當年我就提出了《興建內伶仃洋大橋的設想》,成為提出港珠澳大橋具體修建設想和計劃的第一人。根據當年想法,從珠海東岸上建橋連接伶仃洋上的兩個天然島嶼,再伸延至香港最西面的淺水區,可以最短距離連接到香港。當時內地方面對我這個方案非常感興趣,但港英政府持反對意見。因此,伶仃洋大橋的方案就被擱置了。」

對大橋島隧工程評價

「我去見過島隧工程,林鳴團隊的水平很高,建得很好!40年前,內地修橋的施工經驗設計水平還不行,但現在已經是世界領先水平,而且建設成本更低,非常有競爭力。」

對明日大嶼計劃建人工島的看法

「我支持『明日大嶼』的方案,既可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也可為下一代解決房屋問題, 但計劃涉及1,700 公頃土地實在太少了。」

鍾情基建投資原因

「當然如果搞房地產會賺更多的錢,但我認為,對內地投資更重要的是幫助珠三角配合國家發展,特別是製造業、工業和旅遊業。而高速公路和電力網絡是發展這些行業的前提。」

對改革開放40年中港兩地變化

「當年,香港經濟發達,是轉得很快的小齒輪,而內地經濟就像是一個剛剛啟動的大齒輪。改革開放以來這40 年,小齒輪幫助大齒輪轉得更快。今天內地這個大齒輪早已轉得更快,反過來幫助香港小齒輪更好地轉動。」

倡建廣深高速貫通兩地

「八十年代初,當年預見廣深一帶經濟將會高速發展,車流量一定會迅速增加。因此,我決定寫信向廣東省省長進言,提議興建廣深高速公路,並指出國家經濟要騰飛,就必須優先發展3項事業,即交通、能源和通訊。從1981年簽約意向書到1997年全線通車運營,總投資122億元人民幣的廣深高速公路成為內地第一條合資興建的高速公路……回憶當時的談判、申請、徵地、融資等每一步都經歷了許多波折,可以說是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把項目做成的,大家共同合力建成這條路。今天看這個項目可以惠及市民,有誰人沒用過合和的高速公路?回想一切是值得。」

對祖國的情懷

「我是香港的第三代,我的祖父從廣東來香港,父親1902 年在香港出生。我一直想看見香港和珠三角的關係更緊密聯繫在一起,這是香港的前途。」

對大灣區的看法

「我以前都說過與香港共存亡。由於時代變遷,大灣區以至深圳,由過去一條小漁村,變成今時今日以高科技發展為主的大城市。故此,深圳地方政府需要整合交通網絡資源,而合和一定會配合。香港亦有自身優勢,但一定要『拍住』大灣區一同發展才『搵到食』,反之將來則再無競爭力。」

對當前香港問題看法

「香港現時有很多不同問題,社會的首要任務是解決港人的居住需求。現時香港樓價是全世界最高,位高勢危,對香港不是件好事,香港首要是讓每個人安居,不論是年輕人或長者。」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