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創業家・名人系列・著名品牌

From Opera to Art Market「郭永聰.從歌劇到藝術市場」


大眾眼中的郭永聰(Ronald),儼如是「唱家班」,在每年某些大型慈善活動中,總不難找到他的身影。在台上大展歌喉的他,歌唱技巧渾灑自如,能同時駕馭古典及流行樂曲,自然是日子有功。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一點也沒說錯。而他本人其實在過去多年來一直熱心參與香港的多個藝術機構,其中便於2009年加入香港歌劇院董事局,至今年三月更正式出任主席一職,從新角度、新視野,推動歌劇藝術發展。
Text / Jerry Hui    Photo / Cheung ChinYui   Special Thanks / Hong Kong Arts Centre

今年是香港歌劇院成立16週年的日子,因此在整年內,歌劇院將為香港觀眾帶來多個精彩的歌劇演出。踏入炎夏,其中一個大型製作——莫扎特歌劇作品《唐.喬望尼》(Don Giovanni),亦於5月下旬登場,成為藝術界於上半年最為矚目的演出之一。於3月底正式履新,剛成為香港歌劇院董事局主席的Ronald指出,《唐.喬望尼》雖然只做三場,但入席率非常理想,平均入座率是95.6%,最高一場更有超過99%的入座率。
 

 5月下旬的《唐.喬望尼》(Don Giovanni)歌劇表演,銷情理想。

C:Capital CEO
R:Ronald Kwok(香港歌劇院董事局主席)

歌劇的普及之路
C:我們繼續談關於入座率的問題。我其實很明白香港藝團的經營困難,時常面對場地不足的問題,因此就算演出無論多受歡迎,亦難以加場,於是令很多觀眾都無緣看到一些出色的藝術表演。
R:對,這次《唐.喬望尼》只演三場,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跟場地有限有關,另外亦牽涉成本問題,因為對這些如此大製作的表演來說,場數愈多,我們需要承受的風險愈大,成本亦會愈高。

C:你來自銀行界,擅長管數,難道不能以控制成本的方式去加場?
R:這是很難的。因為要引入國際級的表演,成本一定是高昂的,如我們要出機票、酒店食宿及人工,甚至部分道具亦是空運來港。而歐洲物價貴,表演者又具有相當的知名度,都是「勁人」,因此要請他們來演出,當然會有很大的支出。一般來說,一場如此大型的演出,成本大約為100萬港元,但這些錢是一定要付出的,否則就難以維持演出劇目的水平。我同意,成本是要控制,但從為了維持歌劇院演出的水平來說,確實是不容易做到。

C:你提到「風險」兩個字。其實對很多香港觀眾來說,歌劇始終是比較冷門的藝術,若果加場至10場,票房上確是有很大的風險。
R:有人認為歌劇高深,其實不是的,這是一種誤解。事實上,對很多歌劇故事來說,它們的內容都是很簡單的,大多是關於愛情,說我需要你,你又需要我的一些劇情,然後就是有人死,都是情情愛愛,很簡單的。如這次《唐.喬望尼》,亦是講情聖唐.喬望尼如何到處去跟女性「搞三搞四」,後來出事了,就要潛逃,就是如此簡單而已。你或會奇怪,既然情節如此簡單,為何又可以一做就三、四個小時呢?《唐.喬望尼》的演出就長三小時15分鐘,因為中間牽汲角色的演變,但依然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複雜,更何況《唐.喬望尼》是莫扎特的作品!

C:但高昂的票價,又是另一個問題,難以令歌劇普及。
R:有人覺得我們是一架「超級跑車」來的,這是不公平的。在幾年前,我曾與家人在英國觀賞歌劇表演,場地是露天的,很多一家大細去看演出,大家席地而坐,好像去野餐似的,而我們一家人的入場票價加起來才不過20幾鎊,亦即200多港元,是非常大眾化,而這種形式的娛樂,正正是香港需要的,但香港因場地供應問題,實在難以做到。

 

在歌劇院的十年
C:我是因為你當上了香港歌劇院董事局主席的新聞,才得悉原來你在 2009 年已加入董事局,當初是甚麼契機令你加入歌劇院?香港歌劇院成立於2003年,並在世界知名的男高音莫華倫帶領下,一直致力製作高質素及專業的歌劇,如今轉眼你已加入十年,你認為香港歌劇院最大的成長或轉變是什麼?   
R:當初其實是由創院主席鄭慕智博士的女兒,亦是好友 Vena 鄭慧恩介紹我加入的。我於香港歌劇院董事局服務的10年間,眼見歌劇院的人員均非常齊心,並一直堅持及努力,由當初一年一部的大型歌劇,發展至今日增加到一年兩套,再加上一套半舞台式歌劇,而社會上亦多了人接觸及認識歌劇,並令世界多個知名歌劇院製作人對香港歌劇院的品牌有所認識,在在證明歌劇院團隊過去15年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由 2017 年尾大型歌劇《阿伊達》(Aida),到剛於5月 19日完滿結束的《唐.喬望尼》,均有很好的銷情,相信這亦印證了歌劇院憑藉高質製作水平,已成功吸引到觀眾對歌劇的喜愛。

C:當今藝團均在努力開拓年青觀眾層,香港歌劇院在這方面的工作又如何?
R:以歌劇院目前的發展情況,其實亦帶出了香港歌劇院的教育及外展工作日益擴大其重要性, 包括今年踏入第二個3年計劃的賽馬會香港歌劇院青年演唱家發展及教育計劃,重點培養本地12位歌劇演唱家,他們亦肩負推動歌劇的責任,透過到大中小學作巡迴小型歌劇表演,讓更多同學認識歌劇及感染他們享受當中的樂趣。另外亦設有兒童合唱團及暑期夏令營,令年幼至5歲的小朋友亦可透過專業訓練繼而登上舞台演出。我們亦察覺到近年的觀眾群多了遊客,特別是國內同胞,而這也切合了我們想把觀眾群拓展至大灣區,引入不同地區的觀眾來欣賞由香港歌劇院製作的高質歌劇的方針。

音樂推動著我
C:很多人都以為你是歌唱家來的,因為你時常為慈善演唱的形象已深入民心。其實關於唱歌,你原來只是半途出家,最初對唱歌的那份熱愛,是如何開始的?  
R:我是自幼受藝術薰陶的,因為家人對古典藝術素有研究,而在我讀聖保羅男女小學及中學時期,學校亦特別著重學習音樂的素養,當中參加合唱團亦令我對歌唱產生濃厚興趣。至到高中,我更在悉尼留學時參加了澳洲TVB 新秀歌唱大賽並奪得冠軍,對我帶來莫大的鼓舞。後來我為入讀英國牛津大學而作準備,雖然當時修讀的是法律系,需要專注學業,但心底依然是喜愛音樂。到了2006年,當時我希望為太太準備一份結婚禮物,機緣巧合下認識了Alex(譚天樂),便開始跟隨他學習唱歌,至今每逢禮拜六仍依舊跟他上堂學習的。在學習中,我們從歌劇裡的選段歌曲或詠嘆調入手,然後解讀每首歌的背景,以至每字每句的意思,再繼而延伸到歌劇的整體。當然學習以外亦需要親身體會,單單到 2019 年今天,我在香港大概也觀賞了 30 多部歌劇。 

C:那你是在何時開始對歌劇產生濃厚興趣?
R:其實我對歌劇,是因為了解多了,才萌生更大興趣。歌劇具備豐富的藝術元素,包括台上唱歌、演戲、舞蹈、佈景燈光,甚至幾十人的大樂隊,連同幕後化妝、服裝道具及造型,當中牽涉的美學及專業知識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而這也是我支持香港歌劇院的原因。香港歌劇院為非牟利的藝術機構,當中每年製作高質素及國際級水平的歌劇是需要一定經費的, 而團隊對於籌集資金一直面對困難。當時我想為歌劇院出一分力,於是便出2013年推出了一隻CD,希望藉此為歌劇院籌募經費。至於為何想到出CD,其實是有點機緣巧合的。當時導師提議若果想讓歌唱技巧昇華,最好是將之記錄下,於是就在各方好友支持下,錄製了 “My Music”這隻CD,而2013 年適逢是香港歌劇院 10 周年慶典,於是就有幸能讓我把個人對歌唱藝術的熱情,轉化為推動藝術文化的力量。 
 

 
 

 與香港歌劇院藝術總監莫華倫合照。

只要可以唱歌就好
C:你經常都獲邀在一些慈善活動中獻唱,當中以流行曲目較多。如今當上主席,會刻意去唱多些古典歌曲,以間接推廣歌劇嗎?
R:我是兩種歌都有唱的,亦不會因為當上了主席而唱多了歌劇;我亦不會因為做了主席,時常刻意去戴上這頂「帽」的。我不是唱古典音樂出身,因此我可以有種彈性去選擇唱何種歌的。

C:唱歌技巧,往往是日子有功,現在的你,究竟享受唱哪種歌多些?
R:其實只要有得唱歌,我就會很開心的了。就好像享受美食一樣,無論是日本菜、法國菜或其他,只要有得食,我便會很開心。但關鍵是,在唱歌時,一定要清楚知道自己正在唱的是哪一類型的歌。唱歌對我而言,是可以用來釋放壓力的其中一個重要渠道,因此我唱歌不為別人,就是為了自己,所以只要有得唱歌,我就會感到很開心了。


Profile
香港成長,牛津大學法律系畢業,在2009年加入香港歌劇院董事局,自2010年起成為會員委員會召集人。他亦於不同崗位上推廣香港的藝術及文化,現時擔任香港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及場地伙伴計劃委員會成員。他亦曾擔任香港演藝學院校董會成員。今年初,獲選為香港歌劇院新任董事局主席,於2019年3月26日正式履新。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