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創業家・名人系列・著名品牌

Jack Law 「Strive to do the best. 不求摘星的廚師」


Jack Law

眼前的羅駿熙(Jack),年紀輕輕已廚力非淺。自言經常接受訪問的他,今次筆者是衝著Invotini Italian Cuisine而來,事關餐廳開業不夠三年,在短時間內又再次獲得米芝蓮推介之名,故今次特別與身為老闆兼行政總廚的他相約做訪問。他過去曾在數間知名的米芝蓮星級食府打滾過,期間累積到穩打穩扎的廚藝經驗;但又奇怪,他對「星」(米芝蓮星級殊榮)敬而遠之,這個想法,或許有點離經叛道。
Text / Jamie Tsang   Photo / Cheung Chin Yui

「人人都是米芝蓮」
港人慣常會對「米芝蓮」三個字趨之若鶩,一有店舖獲加星,瞬即會成為「人龍店」。問他可有想過將來要進一步「摘星」?他斷言說不。「我講到明不會要(米芝蓮)星。」他笑言有推介已很足夠,就連較早前上來登記資料的米芝蓮專員,他也是這樣對他們說。筆者也有聽聞法國早前有位廚師,就是因為不堪「星」光下的壓力而向米芝蓮評審要求除名,那Jack也是怕壓力嗎?「成功的秘訣就是抱著一個心態去做 —人人都是米芝蓮,這樣你便可以做得好,又做得到,每一個出品都一樣perfect。只要食物好食,客人留下好的印象,便可以了。米芝蓮是其次,最緊要客人滿足。」
人人是米芝蓮,嬴晒!當然他不是只說不做,在整個廚藝生涯中,他落的苦功也不少。他的做廚格言同樣適用於現今社會,姑勿論有沒有怪獸家長的出現,但很多學生求學可能只是求分數,為得一紙證書或在DSE摘星,不斷地追趕跑跳踫,把生命被這些普世價值所填滿。然而,Jack從來沒有為自己打分數,也不被分數定義自己,廚藝仕途反而更能專注發展。
 

 

屬於他的「星」級旅途
八十後的他,想當年他會考得兩分。兩分,對於很多學生來說可能會是世界末日。但他卻又沒有放棄,想到從小對烹飪有興趣,就放膽一博。「我當時走去讀VTC的酒店管理課程,主要是廚房方面的,讀書時期有在餐廳做兼職。我記得畢業後入行那一年剛好正值SARS,在一家小型西餐廳做廚,一開始的人工是6,500元。雖然人工好低但我並不介意,既然有興趣去做,就去試試吧,我深信這些資歷是要捱過來的。」

他的家人沒有怪他的人工低微,反而認為有一門手藝是件好事。如果當初入行是中菜館的話,那他的命運就有機會被改寫了。「剛入行那間餐廳主力做東南亞fusion菜,之後入了A1 Café做。先別說要學甚麽,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礎,學習刀法、乾淨企理,諸如此類的廚房概念。」他從小都愛入廚房,會煮意粉和簡單炒飯,他有感西餐較易入門,便著力循這個方向埋手。 「之後經別人介紹下再轉工,那家餐廳在星街那邊,如今都不在了。這間餐廳做的是正宗的意大利菜,就在那時候我才真正接觸意大利菜,手造新鮮意大利粉(Pasta)就在那個時候開始了。」餐廳由意大利廚坐鎮,總廚向Jack教導了很多有關意大利菜的料理知識,跟對師傅如同撻著了內心的那團火,燃點起對意大利菜的熱情。目標清晰之下,就好像車子進入了right way ,司機不會胡亂掉頭,踩油門向前走;在遇到分岔路口位時,卻要學會懂得如何自處。

「我在那裡大約做了三年又轉工了,那家餐廳是專門做手造意大利粉的,但因營運不善做了一年半後便結業了。餐廳班底中有幾個是從Ritz Carlton出身的,之後便進了8½ Otto e Mezzo Bombara做。」

Otto e Mezzo現時是米芝蓮三星餐廳,Jack入店主力負責烹調手造意大利粉,在入職後的第一年,便幫助餐廳摘下了米芝蓮一星殊榮。他說,那兒是吸收知識最多的地方。學星爺話,人無夢想就同條鹹魚一樣;計我話,人要像海綿,要不斷吸收新知識,為「海綿」創造神話。

在香港,保守估計手造意大利粉的餐廳只有十多間。他能夠位列手造Pasta的意廚之列,他的恩師Bombana實在是功不可抹。「Bombana是意大利人,他很鼓勵我,長久以來我們相處,他對我說過很多(勵志的)說話,教懂我很多東西。我與他都是用英語溝通。我會考英語是零分的,但現在講英語完全沒有問題。我相信現在店內英文最好的人是我吧!遇到貴人也要靠努力,所以說,讀不成書也不要緊。」

英文可以掌握到,就連意大利文也難不到他。說起上來,跟讀書時期的反差很大 — 從前成績差只因不愛讀書,但他鍾愛美術,又曾經畫過CG;現在卻要因為學廚而學得一身好語文,人的內在passion,有時候也很吊詭。
 

 Jack最擅長製作手造意大利粉,這款傳統鴨肉醬手造意大利幼麵是其中一個作品。

香港人的別注意國菜
一路走來,Jack 視Bombana為亦師亦友的前輩,之後,恩師更邀請他開設Ciak In The Kitchen,餐牌由他創作,放手讓他發揮小宇宙,其後2年又再獲得米芝蓮1星的評價。恩師對他的生命如此重要,之後何解要跟師父道別,轉而自己開店?「在那邊(Ciak In The Kitchen)做了2年半左右,便去開店了。開舖那年是31歲,我想試試自己的能力去到那個位置。講真,一個廚師可以開到一間屬於自己的店,是每個廚師的其中一個夢想來的。」

夢想能當飯吃?這個大抵是很多香港人的疑惑。Jack很有「吉士」,在三十加一之年,有家室有妻女之下,貿貿然孤注一擲,與數位朋友共同開店。「我們是很慳很慳、零流動資金去開店的,差不多用了每人五十萬資金去做投資,是件很冒險的事,而所有事情都是冒險得來的。」俗語說富貴險中求,這個冒險決定,成就了一家提供性價比高的正宗意大利菜式,並推廣手造意大利粉的餐廳。之前曾聽過一位意大利廚分享說,意大利粉有很多種,甚至可能過百種,意大利不同城市會盛產不同的意大利粉,形狀口感各有特色,平日我們吃到的spaghetti只是意大利粉的其中一種。究竟,手造意粉,真的這麽厲害麽?

「意大利菜其實分好多種類,我們將餐廳定位作causal fine-dining。而我想推廣多一些新鮮Pasta,最重要的是讓人覺得香港人煮新鮮的Pasta也可以好好食。曾經有個客人是意大利人,他食完(Pasta)之後直接跟我說,這個味道令他想起他的外婆。」正宗的意大利菜出自香港人的手,又巧妙地成為當地人的「回憶」之一,他的出品顯然是質量保證。不理有沒有星,客人的回應是最真實的回報。「在香港做Pasta很難做,因為每一日的濕度及溫度也不同,由於香港比較潮濕,所以溫度和口感很重要,Pasta是有生命的,麵團摸上手會知道有幾彈。」

語重深長的寄語
講完發奮史和意菜,最後老土都想問一句,對於新入行的朋友,會有甚麽寄語?「要勤力,要醒目,不要怕蝕底。你不要當作一份工作,而學到的永遠是屬於自己的。不停增值自己,現在學到的可能在將來10年後有用,或15年後,到你真的做老闆時有用。想當初入去做6,500元的工作,都有得著。學到甚麽視乎你如何去發掘,還要保持熱情。」心態影響一切 ,知易行難,但Jack又是個很好的明證。他本身就不是要經歷很慘很苦情的那種奮鬥故事,重點在於不限定或不輕看自己,在任何環境中處之泰然,但求無愧於心,努力面前,就是王道。


Jack Law 
行政主廚兼創辦人之一的Jack Law 已有超過14年的入廚經驗。Jack曾於香港的意大利境外唯一米芝蓮3星的意大利餐廳任職,主要負責烹調手造意大利粉,更多次創作意大利粉新菜式,是餐廳取得米芝蓮3星最高榮譽的主要成員之一。及後Jack於2013年11月獲邀請開設Ciak In The Kitchen,其後2年也獲得米芝蓮1星的評價。Jack 的廚藝無庸置疑,尤其手造意大利粉更多次獲得客人點名盛讚。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