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創業家・名人系列・著名品牌

蔡東豪:行山路上


擁有傳媒人、企管人多重身份的蔡東豪(Tony)是一名行山發燒友,也是毅行者的常客。他坦言18年前一次行山,令他愛上了行山及跑步。由一名普通行山友,蛻變成超級毅行者,更成為活動代表性人物之一。他指出,回想十多年的毅行者之路,除了讓他鍛鍊身心外,也從毅行領悟出人生的哲學。
Text / Henry Lau   Photo / 張展銳

蔡東豪說,參加毅行者前,並沒有行山習慣的。「以前覺得行山好老土,只有老人家才會行的,但是一行便很快上了癮。」為何對毅行者那麼著迷?「我認為毅行者是一個講求思考的比賽,讓我坐下來慢慢認真想清楚要怎樣做。比方說,行山不可以只一味向前行,無論怎樣也要看清楚、想清楚四周圍的情況如附近有沒有樹蔭。最初幾年我都是抱着柴娃娃,一鼓作氣的心情去參加毅行者。後來我才慢慢開竅,想出很多行山背後的哲理,這對我有很重要的啓發。」與其熱愛寫作一樣,愛思考的他自封為「行山思想家」,專門在行山時間找尋人生的真理。

「毅行路上,參與者不再是個人,而是一個四人同行的小團隊,我們彷彿變了另一個人,變得包容、慷慨、健談。毅行者是關於與人同行,原來我們快不過最慢的隊友……毅行者是關於邁向自己定下的目標,但最重要是幫助他人完成願望。毅行路上我們義無反顧向目標進發,大家共同進入了忘我的境界。」
 

樂施毅行者2018比賽由隊號8024的Gone Running-Joint Dynamics以11小時53分鐘率先完成賽事。

由玩家變專家 再返初衷
回想參與毅行者18年來的心態,蔡東豪說當中有起有伏,由玩樂心態昇華至競賽心態,再變回近年的玩樂,他解釋與自己的年齡有關。「頭幾年我對活動十分投入與熱情,很著重成績,如在2010年毅行者賽事錄得17小時49分的成績,但往後經歷過一些低潮,有點迷惘,曾想過少些去行山,結果又能堅持下去。」

今年他和團隊用了28小時40分完成賽事,他揚言已不用成績去量度成功與否,現時只享受參與的過程。蔡東豪形容每一年參與毅行者的活動時,彷如看到一個「眾生相」般。「由大家共同起步,大家共同辛苦捱過check point相見,途中看到其他參加者,抱有同理心之餘,同時看到了人生的百態,想深一層每件事,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他感恩自己能夠遇上毅行者,每次參與(毅行者)活動,都總有不同體會。 「在路上,曾看過女跑手遇上了好男人,也見過不少有隊友受傷,隊友齊齊陪他捱下去,在賽道上看盡了人生百態。」

毅行者變與不變
蔡東豪續說,毅行者的「不變」,是其核心價值,它是本港最大規模的遠足籌款活動,目的是回到慈善活動的初衷;「變」的活動已走向多面化,蛻變為除是扶貧籌款活動外,也是行山友聚腳的年度盛會之一;對個人而言,也是認識及了解自己的一次難得的機會。毅行者令他對山的理解亦深了。「山有一種寧靜令我聽到自己的聲音。在山上,我可以暢所欲言……山令我好放心,跟別人談話時,我很清楚聽見自己的聲音,特別清醒。在香港,與鄰居住在同一座大廈數十年,見面時也未必會打招呼,在山上,不相識的人碰面時會說聲早晨,聊聊天,大家分水飲。在山上,我會變成一個肯主動幫人的好人,但離開山後,又立即變回平日的自己。但若你問我多年來山有沒有潛移默化將『山下的我』也變了些少,我想都有少許的。」

蔡東豪除是知名傳媒人、企管人,也是作家,參加「毅行者」已有十多年,曾推出《毅行者》、《毅行出哲學》、《我跑》 等與跑步相關著作,凝聚了一群喜歡跑步的讀者,鼓勵不少人尋找獎項以外的樂趣。在他的眼中,長跑的重點不只是成績,而是一個享受的過程:「不是今日跑得多快或多遠,而是找到長跑者怎樣在重複而孤單的動作中,維持熱情,一路跑下去。」
 

蔡東豪表示,現時參與活動的心態是享受當中的過程。

坦然迎人生下半場
年過五十,蔡踏入其人生下半場,不諱言跑步與行山讓他安度中年危機。他的人生上半場,商界出身,輾轉投身工業界,為傳統產業升級,又跨界做過傳媒,由電台做到紙媒,甚為精采;而接著來,他也放下了急促的步伐,決意把大部分時間放在更重要的家庭與健康上。
他強調行山是一項有益身心的運動,是跨年齡層的,「一個人喜歡行山的話,他會作出一系列的習慣,而這些習慣令他變好些。『好』的意思是指一些簡單的生活習慣。」放回人生道路,他續說:「我們做人很多時是欠缺計劃,很魯莽,而行山是要有計劃的,例如,行山前一晚要早些睡,那即是星期六不能『夜蒲』。」

無論行山,還是跑步,蔡東豪指出,永遠總要抱著平常心及對其認真的態度。他不擔心隨著年紀增長關係,或成績下滑等,而對此喜好的熱誠減退。他更堅持每星期盡量抽時間訓練。「忙的時候一週訓練2個小時,有空的話就練15個小時。」

他說,很多人的直覺是,人年紀大了,肌肉、骨骼、體力全部走下坡,加上容易受傷,成績自然下滑;但據他觀察,不少毅行者的玩家,由40+玩起,不少50+表現還比年輕時優勝。「如成熟跑手踴躍參加超馬,並做出好成績,是全球現象。大部分頂級運動選手,狀態在二十多歲達至高峰,有些消耗特大量體力的運動,例如游泳和網球,高峰來得更早,但長跑是例外,年紀因素的影響相對上沒這麽大。知不知道毅行者長青組(50歲以上)紀錄是幾多小時?答案是14小時。」而他的心願是希望自己在賽道上仍能「老而彌堅」,時刻做好自己身心的管理,一直行到跑到七、八十歲。


樂施毅行者info
「樂施毅行者」(舊稱「毅行者」)原本是駐港啹喀兵的訓練活動,首屆在1981年舉行,1986年樂施會應邀合辦,並首次公開讓公眾參加。1997年啹喀撤離香港,樂施會接手主辦「毅行者」,自此成為本港最大規模的遠足籌款活動。近年更邁向國際,連同香港在內,今年共有9個國家共16個地點舉行「樂施毅行者」,包括澳洲、比利時、英國、法國、印度、韓國、紐西蘭、西班牙等國。「樂施毅行者」一直以來都得到各界大力支持,包括逾3,000名來自香港政府紀律部隊及制服團體的義工、逾35,000名捐款者,以及逾5,000名支援隊隊員。單在香港,自1986年以來,「樂施毅行者」已有100,000多名參加者,為這項活動合共籌得近5.7億元。今年的籌款目標為3,400萬元,全數用於樂施會推行各項扶貧救災及倡議工作,為不同地域、性別的貧窮人改善生活。「樂施毅行者」今年共有逾萬人參與,包括5,200位參加者,以及共約8,000名支援隊伍、義工及工作人員。四人一隊的參加者需於48小時內橫越100公里麥理浩徑及其接續路段。活動起點為西貢北潭涌,終點設於元朗保良局賽馬會大棠渡假村。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