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壹週刊》賣盤 放生黎智英


David Webb認為,新買家若想將親北京觀點加諸《壹週刊》上,只會讓《壹週刊》流失讀者。

創刊二十七年的《壹週刊》本週宣布賣盤,接盤人為月初剛出售《都市日報》的商人黃浩。由於坊間盛傳今次收購的幕後金主為紅色資本,更指中資今次出手,是為了滅去港媒中的反對聲音,實情真是如此?其實中方早就透過中資財團,陰乾「不聽話」的媒體,令他們廣告收入大跌。

壹傳媒(00282)旗下包括《壹週刊》及《蘋果日報》早已虧損纍纍。由二○一一年至今七個財政年度,壹傳媒累積虧蝕近十五億元。因此,即使中資不用出手,《壹週刊》也命不久矣。反而今次黃浩高購收價,令壹傳媒增加了營運資本,變相放生。如果真是中資收購,做法就有點匪夷所思。

早已傳壹傳媒(00282)欲出售虧損嚴重的《壹週刊》,至本週一(七月十七日)消息終得證實,因該公司宣布已接納W Bros. Investments Limited(由黃浩全資擁有之公司)之指示性要約,可能出售旗下《壹週刊》、《忽然一周》、《FACE》(包括前身《壹本便利》)、《ME!》及《Next+One》之香港及台灣業務權益。收購價為三億二千萬元,另買方承諾會向該批雜誌業務注資一億八千萬元,合計五億元,公告並指出,潛在買家已向壹傳媒支付一千萬元「誠意金」;交易料九月完成。

現時由壹傳媒發行的《壹週刊》,除有時事、娛樂兩本刊物外,還有《飲食男女》及《青雲路》,共一書四刊。而今次交易,不涉及《飲食男女》及《青雲路》。此外,根據可靠消息,黃浩所持有《美食旅客》將會併入《壹週刊》。另有指黃浩更計畫重開已停刊的《忽然一周》,並會擴大狗仔隊;至於旗下《e+娛樂》則會轉攻內地市場。

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嘉聲透露,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對出售《壹週刊》「很傷感」。而《壹週刊》副社長兼總編輯黃麗裳則質疑交易是「賣員工到妓寨」,讓員工感到被「賣豬仔」,但指「大家都是打工的,對交易沒有發言權」。

紅色疑惑

員工感到擔心,其實事出有因。《壹週刊》的編採方針一向大膽,反中意識尤其強烈,以致自《壹週刊》宣布賣盤後,坊間紛紛揣測黃浩的資金來源,部分猜測後背後金主或是紅色資本,更質疑是中方想透過收購《壹週刊》,令本港媒體的反對聲音消失。當中壹傳媒工會代表就指,黃浩屬親建制勢力,以往曾出入禮賓府,認為其背後資金可疑,擔心賣盤後《壹週刊》是否仍可自由地發聲。

資料顯示,在澳洲讀書的黃浩,於二○一四年回港,獲陳振聰投資發展飲食生意;二○○九年與港姐徐淑敏結婚後,曝光率大增,變身半個娛樂圈人;二○一三年以二億元接手本港首份免費報紙《都市日報》後,更搖身變成傳媒老闆。兩年後,他再投資一億元招攬《忽然一周》班底,創立《E週刊》,惟經營不久便裁員。此外,在本月七日,黃浩透露以四億元代價,向一家香港金融公司出售旗下的《都市日報》、《Metropop》及《都市盛世》全部股權,預計買家會投資過千萬元,作為公司資金及新媒體發展。

換言之,這次收購《壹週刊》的資金,順理成章來自出售《都市日報》等所得,問題是一直有說當初收購《都市日報》的資金並非全來自黃本人。對於市傳他今次收購背後另有「水喉」,而且來自內地,黃浩則堅稱收購是靠自己出資,來源包括出售《都市日報》的錢,並且自行補貼一億元。黃浩更指,相信賣家不會將《壹週刊》出售予國內背景財團,並提到未來的《壹週刊》會維持編採自主的做法。

風光過後

一九九○年創刊的《壹週刊》縱橫雜誌界二十七年,曾經風光一時。創刊初期發行量僅約三萬二千多本,至九十年代中發行量一度逾十六萬份,讀者人數逾百萬,聞說如今發行量已回復至創刊初期的三萬多本水平,且每月虧蝕以數百萬元計。據黎智英所講,其於一九九○年創立壹傳媒,是因為不滿北京對六四事件的處理,憤而跨足媒體業,並陸續開辦《壹週刊》及《蘋果日報》。

《壹週刊》包攬了政治、財經、社會、娛樂新聞,雜誌題材多元化,初期以「不扮高深,只求傳真」為口號,打破當時傳統傳媒的風格,以踢爆、狗仔隊等採訪手法見稱,扭轉了行內新聞處理方式,多間傳媒亦跟風開辦同類型雜誌。曾在《壹週刊》任職時事組副總編輯葉一堅指,該刊最輝煌時,一年可賺億元。

而在香港闖出名堂後,壹傳媒在二○○一年於台灣成立《壹週刊》,同樣很快便顛覆了台灣的報業界。其中因為揭露台灣前總統李登輝涉入國安密帳案,當期雜誌狂賣三十萬份,成為當地雜誌業界史上銷售最多的紀錄。此外,旗下形象同樣鮮明的香港《蘋果日報》在一九九五年創刊後,亦大受歡迎,曾於一九九九年三月十九日曾創下單日最高銷量超過五十三萬七千份。

回看集團於二○○五至○六年度(截至三月底止),業績亦曾輝煌一時,年度營業額按年增長百分之十三,錄得三十三億二千二百萬元;純利更按年勁增三點二倍,達到四億四千萬元。然而,近年紙媒衰落、加上疑因為政府打壓兩大因素下,無論是《壹週刊》,還是《蘋果日報》,廣告收入和銷量均大不如前。

紙媒沒落

先講紙媒衰落,隨著首份免費報紙《都市日報》於二○○二年加入戰團,加上網媒的衝擊,傳統紙媒的生存空間愈來愈細。如在二○一六年,已有兩份中文報章停刊,包括創刊五十六年的《新報》,以及東方報業(00018)旗下的《太陽報》,令報業刮起一陣寒風。而壹傳媒二○一五至一六年度年報顯示,《壹週刊》二○一五年下半年每週平均銷量約五萬四千冊,較二○一四年同期下跌近一成。

其實壹傳媒亦曾作出過轉型的嘗試,如早在二○○九年,已在台灣設立電視台「壹電視」及「壹網樂」,投資額共達約二十六億四千萬港元,但因為「壹電視」未能在台灣進行大氣及有線廣播,形成「有牌無頻」的局面,估計令公司虧蝕逾二十二億元,使集團元氣大傷,最終黎智英在二○一三年把「壹電視」以三億七千萬元,賤賣給年代傳媒集團。

另外,雖然近年《蘋果日報》、《壹週刊》轉為數碼化做出色,如其動新聞便有甚高的點擊率,當中《蘋果日報》每日最多發布超過二千條新聞,新聞總點擊次數近三千萬,月均每日瀏覽人數達二百萬,然而,高點擊不代表高收入。

此外,由於黎智英在創辦《壹週刊》後,毫不掩飾他對中國政府的不滿,故壹傳媒旗下刊物一直遭中資所封殺,尤其近年更厲害。至二○一四年本港發生佔中事件,政治爭拗白熱化,在中方的壓力下,結果停止在《蘋果日報》落廣告的客戶擴大至非中資機構,如匯控(00005)、渣打(02888)及東亞(00023)等三間銀行。

中方壓力

雖然當時匯豐未有回覆查詢,而渣打表示「對市場傳聞不會評論」。不過,壹傳媒動畫商務總監馬克.西蒙(Mark Simon)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就透露匯控在香港一名代表,曾解釋匯控停止在《蘋果日報》上刊登廣告的原因,是中聯辦副主任楊健對匯控的要求。報道說,匯豐及渣打兩家銀行在二○一三年在壹傳媒的廣告費為三百六十萬美元,但其後分別在二○一四年八月和十二月中止廣告合作,為壹傳媒帶來嚴重損失。

由於傳統媒體的廣告收入本來已有下跌趨勢,加上疑似政治打壓下,結果壹傳媒的廣告收入每況愈下。如《壹週刊》在二○一五年八月至二○一六年三月,廣告總收入為七千萬元,差不多每月收一千萬元。但至今年的三月底,整年廣告收入只得五千七百八十萬元,即每月為四百八十萬元,下跌超過五成。

事實上,壹傳媒近年業績不斷惡化,由二○一一年至今七個財政年度累積虧蝕達到十四億八千萬港元。最新截至今年三月底止的全年業績,虧損程度進一步加劇,勁蝕三億九千三百萬港元。面對市場疲弱,難逃廣告收益下跌的困局,期內整個《壹週刊》的廣告收益較上一年度的一億零七百萬元急挫百分之四十六。當中《蘋果日報》期內收益亦大幅減少百分之二十四點一,廣告收益大幅減少百分之三十八點八。

至於集團重點力拓的數碼業務,雖然近年成為集團重要的收入,佔集團全年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六點四。但在競爭愈來愈激烈之下,亦難逃一劫,截至今年三月底,數碼業務收入錄得六億五千萬元,按年減少百分之一點五之餘,但最大問題是盈轉虧,蝕一百二十四萬元。

愈做愈縮

因此,近年壹傳媒已不斷部署賣盤及縮減資源,如二○一二年就曾打算以四十六億元出售台灣《蘋果日報》、《壹週刊》及《爽報》,但最終計畫告吹。而二○一五年旗下《忽然一周》停刊;同年七月,《壹週刊》A書(時事版)宣布自願離職計畫,在短期內削減一半人手,並將《壹週刊》、《飲食男女》及《ME!》合併出版。至今年六月,更計畫把《蘋果日報》美術部工作外判。在資源愈縮愈少下,最終《壹週刊》亦走上賣盤之路。

其實,壹傳媒淪落至今,紙媒部分廣告零落,全公司幾乎只剩下不賺錢的網站苦苦支撐。正如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所言,今次賣盤反映內地當權者藉向各行各業施壓抽廣告,全面封殺敵對傳媒手段成功。事實上,中方只需要繼續用政治的手段,向大財團施壓,抽起廣告,這種陰乾招數已經可以使《壹週刊》及《蘋果日報》走向衰亡。所以中資是否需要出動五億元收購,成為一大疑問。

就連身為壹傳媒第二大股東、「股壇長毛」David Webb亦認為,雖然不排除有親北京買家會洽購《壹週刊》,但即使黎智英願意賣給有關的買家,如果新買家想將親北京觀點加諸雜誌上,他們很容易便會失去這盤生意,因為屆時讀者將不會再想買《壹週刊》。而且所謂「一雞死、一雞鳴」,David Webb指即使《壹週刊》從此消失,在幾年、甚至更短時間內,隨時會有同樣開放、親民主的刊物填補其空隙。

反戈相向?

相反,如今《壹週刊》賣盤,由於五億中,有三億元會落入了壹傳媒中,反而讓《蘋果日報》等刊物有更多營運資金。雖然礙於二○一七年度雜誌部門繼續虧損一億六千一百萬元,最終從交易取得盈利或會大減。不過,以壹傳媒手上已有五億元資金計,完成交易會有更多資金回籠後,將令手持現金增至逾八億元,一般相信,這讓該集團發展有更大空間發展多媒體及商業內容,甚至可以力谷電商,隨時擺脫現時的困境。試問紅色資本會否如此大意,放生壹傳媒?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