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新興退 成熟國家進 「一帶一路」危轉機


中巴經濟走廊早前已引入沙特的資金,但負擔仍然沉重。

由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踏入五週年,偏偏在此時遇上不少阻滯,近期接二連三有國家取消「一帶一路」項目,最新輪到巴基斯坦要大削鐵路項目的規模。一帶一路一直被西方國家敵視,但意大利有意打破僵局,其實有西方的參與,一來可以減少爭議,二來淡化中國主導角色,又能真正幫忙到發展中國家,達至三贏局面。

巴基斯坦鐵道部長沙基(Sheikh Rasheed)週一公布,該國政府已將中國於巴基斯坦內,最大型的一帶一路項目的貸款規模削減二十億美元,理由是擔心債務問題。今次被取消的項目為修復由喀拉蚩(Karachi)到白夏瓦(Peshawar)一段一千八百七十二公里的鐵路幹線,最初估計貸款規模達八十二億美元,正因為項目投資極高,成為了爭論的源頭,令項目一直推遲。

沙基在記者會上坦言:「巴基斯坦是一個窮國,承擔不起貸款的重擔」,所以決定根據中巴經濟走廊(CPEC)從中國獲得的鐵路項目貸款規模,由八十二億美元減至六十二億美元。民粹主義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領導的新政府於今年八月上台後,一直認為中巴的協議對巴國不公平,所以希望對中巴經濟走廊進行大幅修改,並對開展中國政府投資的鐵路項目抱極為謹慎的態度,更向中國政府施加壓力,以重新修改協議,減少對債務的依賴或允許其他國家共同投資運營。

早在穆沙拉夫(Pervez Musharraf)執政時期,中巴雙方就有建設經濟走廊的想法,到了二○一三年五月,由國家總理意訪問巴基斯坦時正式提出。中巴經濟走廊被視為「一帶一路」的核心項目之一,整個項目的總投資高達六百億美元,以資金規模計亦是最大的項目。中巴經濟走廊,計畫通過古老的絲綢之路將亞洲和歐洲相連,核心內容包括修建公路、鐵路、發電站和港口。項目的特色是為中國西部內陸地區打開一條新的貿易線路,同時亦避免繞至東邊的馬六甲海峽,將航程縮短,並更直接地到達資源豐富的中東地區。一五年國家主席寫首次訪問巴基斯坦,已與巴基斯坦簽署多達五十一項合作協議及備忘,當中超過三十項涉及中巴經濟走廊。

巴國經濟差縮規模

今次巴國削減中資鐵路的貸款規模,令人擔心只是個開端,往後有更多項目需要叫停。不過,事件亦是真真實實地反映出巴國面對的財政壓力。截至今年六月底的財年,巴國經常項目赤字狂升四成達至一百八十億美元,而財政赤字佔國民生產總值比例達百分之六點八,外匯儲備大量流失,僅剩九十億美元,所以急需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要求援助。

巴基斯坦的鐵路系統落後,削弱國家的競爭力。

新上台的伊姆蘭汗政府,在上台後數週就要推出緊急預算案,擬通過增稅節支來解決預算赤字和貿易逆差問題,甚至推出極為激進的措施,如禁止豪華汽車、智能手機和芝士的進口去救國。巴基斯坦早年開始陷入財政危機,一三年開始便已接受IMF救濟,累計超過十次,持續依賴救援亦正好反映出巴國的財政有結構性問題。巴基斯坦的出口只佔GDP的百分之七點六,比例不及一般中等收入國家的三分之一。外匯收入長期不足以負擔進口,才要依賴外國援助。

巴基斯坦的最嚴重問題,是基建非常落後,加上長期電力不足,令生產力非常之低,難以增加出口賺錢。政府的財政收入亦非常緊絀,在所有註冊的公司中,只有一半有報稅,而在有報稅的公司中亦只得有一半要交稅。政府長期收入不足,幾似難靠自己去提升基建,所以透過中巴經濟走廊去改善生活,令國家能夠自行運作,實屬必要。

大馬減債務削項目

事實上,除了巴基斯坦之外,近期不少國家相繼削減,或乾脆叫停一帶一路項目,而出手最頻密的亦是剛變天的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今年五月變天,由九十三歲的馬哈蒂爾再做首相,當時已令中馬關係出現暗湧。不出四個月,馬哈蒂爾就趁訪華時出手,於訪華行程完結之前突然宣布,中國資助的東部沿海鐵路(ECRL)及沙巴天然氣管道項目將暫時取消,前者總投資額達二百億美元,兩項沙巴天然氣管道價值二十三億美元,均屬中方倡議的「一帶一路」中的重要項目。

馬哈蒂爾解釋,此舉是為了減少債務及借貸,將來若有需要可以重新上馬。該項目是用作連接吉隆坡以及發展較為緩慢的「東海岸經濟特區」,馬國「陸路公共運輸委員會」於一六年提出計畫,同年確定由中國國企「中國交通建設公司」承建,項目已於去年八月正式動工,預計二四年竣工,馬國要向中國進出口銀行借高達五百五十億令吉(約一百三十四億美元)低息貸款,用作支付大部分開支。馬哈蒂爾之前亦曾公開表示ECRL的合約「很奇怪」,因為建築商必須來自中國,貸款亦是來自中國,而中國進出口銀行借貸全數直接支付予建築商,屬不尋常的做法。

習近平(右)之前訪問巴基斯坦,與時任總理謝理夫簽下大量合同。

到了上月初,馬國決定再取消三個由中國支持的管道項目,馬國財政部長林冠英指,被取消的項目包括馬來西亞本土和婆羅洲島兩個造價超過十億美元的油氣管道項目,以及造價達八億美元,連接馬六甲市(Malacca)與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位於柔佛州(Johor)的煉油與石化廠的管道項目。兩條油氣管道項目只有約百分之十三的工程完工,但馬來西亞已支付近九成的工程款項予中方承建商。至於與煉油廠連接的管道項目,則未確定承建商和落實融資。

馬爾代夫或步後塵

新政府上台,最大的隱憂就是會推翻前朝的決定,巴基斯坦及馬來西亞均已作出示範,而市場亦擔心,馬爾代夫亦有機會步其後塵。上週馬爾代夫變天,大選結果爆冷,立場親中的現任總統亞明(Abdulla Yameen)意外落敗,將由親印度和西方的民主黨領袖領袖索利赫(Ibrahim Mohamed Solih)上場。

馬爾代夫屬是「一帶一路」倡議「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和必經之地,亞明之前與中方簽訂多份基建合約,以配合「一帶一路」的跨國經濟發展,但當時已惹起國內反對派的批評,擔心會令馬爾代夫陷入債困。索利赫已表明,上台後會重新審視與中國簽訂的合約,相關基建項目涉及興建橋樑、機場和公路等,有機會成為馬來西亞翻版。市場更擔心會出現骨牌效應,令更多國家研究退出一帶一路項目,重創中國的外交政策。

「一帶一路」的原意,就是希望發展中國家能夠自立,未來不需要再依懶外國救援。不過,就不斷被西方國家拿來作為抹黑的政治工具,加重沿線國家面對的民眾壓力,但其實西方國家是想找機會取代一帶一路。

印度就是一直希望可以抗衡「一帶一路」,讓自己能在區內鞏固勢力。印度近期不斷通過「鄰國優先」、「東進」(Act East)等政策,加強對鄰國的基礎建設援助以挑戰中國。印度總理莫迪六月份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會議中,再度拒絕支持「一帶一路」倡議,成為該會上唯一反對的國家。

尼泊爾現時只有一條鐵路,成為中印爭相投資的地方。

印度另起爐灶抗衡

由印度主導,參與國包括孟加拉國、不丹、尼泊爾及環孟加拉國灣多部門技術與經濟合作倡議(BIMSTEC)峰會八月份就在加德滿都開會,印度趁機與尼泊爾舉行雙邊會談。雙方簽署興建鏈接兩國的鐵路線協議,挑戰中國將尼泊爾納入「一帶一路」重點合作國的政策。

相關鐵路將從印度的比哈爾(Bihar)拉克奧爾巴紮爾(Raxaul)邊界城鎮開始興建,連結至尼泊爾的加德滿都,全長約一百三十公里,屬尼泊爾境內的第二條鐵路線,尼泊爾目前僅有南部平原地區有一條三十五公里長的鐵路。此項工程將由印度的Konkan鐵路公司負責,並開始執行路線的初步評估調查工作。

「一帶一路」其實已經規劃興建一條從西藏吉隆(Gyiron)連結至加德滿都、全長七十公里的鐵路線。市場人士就認為,印度搶與尼泊爾簽署興建鏈接鐵路的協議,明顯是想削弱中國的影響力。BIMSTEC由印度,參與組織的國家,其總人口佔全球超過兩成,影響力甚為巨大。該組織於九月中就泰國曼谷開會,討論成員國間的公路、鐵路、港口和航空連結規畫。

美提「債務陷阱」論

美國亦一直批評「一帶一路」為債務陷阱,但其實美國擔憂北京重塑世界貿易通道,自己亦正在加速投資計晝,以抗衡「一帶一路」。美國於上月底剛通過一項新議,以「銀彈」政策反擊中國。美國國會眾議院上週三(九月二十六日)通過一項《二○一八年善用投資促進發展法》(建設法),法案將海外私人投資公司與美國國際發展署的兩個部門合併為美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IDFC),並計畫向全球貧困地區提供六百億美元的總資金投資資助,幫助興建基礎設施和發展當地經濟。發起法案的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Ted Yoho指,該法案是美國政府抗衡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直接回應。

歐盟委員會亦在上月提出「亞洲聯通戰略」,希望通過投資計劃改進亞洲地區運輸、能源和數字通訊基礎設施。計畫的資金將主要來自私人機構,預計在二○二一至二七年期間會吸引投資者投入三千億歐元。

「一帶一路」無疑會為發展中國家帶來陣痛,需要揹債一段時間,但長遠會帶來龐大的經濟效益。參與的國家除了財務問題,政治問題及管治本身亦有問題一大籮,要同時改善基本問題,才能將一帶一路帶揮出效用。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