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蘋果日報》網上版擬收費 港網媒或有生路


市傳《蘋果日報》的網上版計畫明年初開始收費。

互聯網的出現,令印刷媒體的業務逐步伸延至網上,由線下轉到線上,雖然能令廣告業務的渠道增加,但事實證明,未能彌補線下銷售下跌造成的損失,何況網上廣告收入亦有限。連蝕三年的壹傳媒(00282)傳聞將有大改革,就是由明年開始就網上版收費,意味讀者不再享有「免費午餐」。其實美國及內地的新聞內容,一早已開始收費,而效果非常理想,證明讀者開始接受資訊需要付款的概念,對傳媒業來說會是一個好開始。

香港《蘋果日報》屬香港最早一批將資源內容全面放上網站的本地傳媒,並甘願大灑金錢,為網上平台特別加設視像短片內容。可惜數碼化後,業績是一年比一年差,因為網上內容愈多,對紙媒打擊就愈大,何況網上廣告收費遠遠不及從前的紙媒,結果集團除了要結束多本雜誌的營運,還把傳媒王國的始祖《壹週刊》轉為網上版。為了止蝕,市傳旗下《蘋果日報》網上版擬最快明年開始收費。

《南華早報》引述消息報道,《蘋果》計畫最快於明年開始為網站引入收費訂閱模式。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承認,收費訂閱模式是該報考慮方向之一,因為在Facebook、Google等互聯網巨頭競爭之下,其網上廣告收入開始下跌,收費訂閱模式或有助擴大其財務資源,可以增加投放在內容的資源。

無獨有偶,《蘋果》創辦人黎智英上月才在其專欄上發表文章,形容收費訂閱模式令《紐約時報》起死回生,「我錯了,想不到報紙在網上以電子形式出現加上會員制,重生了,不單止重生,這新的生命比過去更光明遠大……會員制挽救了《紐約時報》的衰落,也等於說報紙有得救了。」

成功與否難料

不少本地媒體的網上平台一早已開始收費,但大多屬提供專業內容的媒體,例如經濟及金融資料,而大眾媒體的話,幾近所有屬免費瀏覽,《蘋果》若落實收費,將是大眾媒體踏出的第一步。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指出,雖然訂閱模式已成為全球媒體的趨勢,但對於《蘋果》來說卻可能是挑戰,因為《蘋果》的定位是大眾市場,而非精英市場。他指出,針對大眾市場的媒體往往是免費,而經濟或金融期刊等媒體,讀者多是中產階級或精英階層,《蘋果》每月收費應在一百元之內,才能保持吸引力。

數碼化令本地紙媒逐步移戰網上平台。

《蘋果》早於一九九八年便提供網上版,但網上版初期有限制,並未有將報紙上所有內容上網,其後亦曾試過實行收費,因為《蘋果》於二○○九年為了迎合網上平台而推出「動新聞」,以3D電腦動畫制作成的新聞短片,而壹傳媒更特意新增「壹傳媒動畫有限公司」去製作內容,投資額龐大,所以於同年十一月底,曾嘗試引入徵費制度,網上內容分為「收費文章」及「免費文章」,部分即日新聞變成需要點數才能觀看,而免費文章一欄亦有閱讀新聞文章次數限制,而另外再設月費制度。不過,隨著網上的免費內容氾濫,收費內容變得難行,最後亦低調取消收費制。

新聞內容免費搬上網,雖然可以為《蘋果》帶來額外廣告渠道,但亦嚴重衝擊到報紙的銷售。一九九九年《蘋果》創下單日最高銷量,當日賣紙超過五十三萬七千份,未全面數碼化之前,二○○八年下半年,《蘋果》每日平均銷量亦超過三十萬份。不過,數碼化後報紙銷量每下愈況,壹傳媒去年的年報顯示,由一七年七月至十二月期間,每日平均銷量為十一萬份,按年再減少兩萬份。

虧損每年擴大

《蘋果》的網上點擊率甚高,其年報的資料顯示,每日總點擊次數高達四千五百八十九萬,每日的總瀏覽人數亦達二百三十一萬。可惜龐大的點擊率卻未能為其帶來相對的廣告效益。壹傳媒已經連蝕三年,截至今年三月全年虧損四億七千六百萬元,虧損按年大增八千萬元。數碼業務錄得分部虧損四千四百六十萬元,亦較上年同期的虧損一百二十萬元大幅增加;印刷業務分部虧損達四億三千五百萬元,相對上年虧損四億一千八百萬元。壹傳媒解釋,面對競爭愈來愈激烈,不只因為本地數碼媒體渠道,亦因為全球平台及社會媒體與《蘋果》爭奪同一批廣告商的消費,拖累收益增長動力。

雖說網上廣告有其潛力,但實際上本港整體廣告市場幾乎沒有增長,而網上廣告市場亦被兩大巨頭Facebook及Google分去一大部分,若媒體單單靠廣告支撐,相信長遠亦不可行。admanGo監測的數據,本港今年第二季度廣告開支達六十六億元,但按年僅微升百分之二,而大部分增長來自電視廣告,期內電視廣告的收入按年升百分之六。現時電視廣告仍佔市場最大的比率,佔比達百分之三十一,而流動廣告及桌上電腦的佔有率,分別只有百分之九及百分之十;社交媒體則佔去百分之九,搶走大量生意。

內地傳媒《今日頭條》亦已開始測試收費功能。

廣告公司The Bees Group創辦人曾錦強指出,香港數碼媒體的廣告收益歸邊,被Facebook和Google等平台吃去了大部分,剩下的難以供應足夠養分給眾多的網媒,大部分網媒都處於流血不止的狀態。

消費模式轉變

雖然《蘋果》於十年前推出的收費模式失敗而回,但現時的環境已有一定變化,計畫的成功機會大增。電子付款在香港已非常普遍,由之前只得一張八達通,現時已有微信支付、支付寶、Tap & Go及Apple Pay及Google Pay等等電子支付途徑,網上支付及購物更為方便,亦可以提供更靈活的訂閱選擇。其次是網民亦開始接受網上內容不再是免費的潛台詞,現時有更多人願意付款購買數碼音樂及網上視頻,而不再依賴非法途徑,亦反映出年輕一代的消費模式有所不同。

愈來愈多網上資訊實行收費制度,《彭博》旗下的Bloomberg.com及手機app等數碼位內容,亦將開始採用「計量付費」(meteredpaywall)模式,讀者每月可免費閱讀十篇文章以及三十分鐘串流直播的彭博電視,超出額度則須付費。《彭博》有信心讀者會願意花錢看有助自己進步的新聞及資訊,彭博總編輯John Micklethwait認為,市場內充滿著金錢比時間多的聰明人,而他們生活在觀念、新聞和資訊都相當重要的知識經濟世界中。

德勤便估計,到今年底,新聞和雜誌媒體將擁有超過二千萬網絡用戶,屆時出版商訂閱與廣告收入的比例將達到五五比重,而相比二○一二年,訂閱收入只佔到一成,九成收入來自廣告,已屬極大進步。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