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美國大欺小打華為 拖垮全球科技業


特朗普(左)出訪日本,趁機拉攏對方封殺中國。

美國為了阻止中國崛起,確是無所不用其極,從國家政策層面上對中國通訊股龍頭華為展開大規模的封殺行動。但美國愈出力打壓華為,愈證明美國在中美的科技競賽上怕輸的恐懼,而今次華為與美國猶如「大衛」與巨人「歌利亞」之戰,絕對有機會反勝。

特朗普週前在中美貿易戰的戰場上投下一枚最具殺傷力的炸彈,將中國的科技巨頭之一華為全面封殺,列入貿易黑名單。自去年開始,特朗普不斷出招,大部分招數都是加徵關稅,而直接打擊中國的企業,亦只是發生過一次。但中興(00763)本身違規,被禁向美國採購,禁令合情合理,更使中興一度陷入停業困境,所以在公司付清罰款之後,美國立即解封,令運作重拾正軌。

不過,今次美國抓住華為不放,力度之大亦是前所未見,除了美國企業要與華為「斷絕來往」之外,其他國家的廠商亦要跟風,停止向華為供貨,連不少全球組織亦要跟隊,將華為踢出行業標準。相對於上次封殺中興,美方未有找得罪證,而是向華為冠上「莫需有」罪名。

結果,繼SD記憶卡協會剔除華為的會員資格後,Wi-Fi聯盟(Wi-Fi Alliance)亦限制華為參與,市傳藍牙技術聯盟(Bluetooth SIG)可能是下一個採取行動的組織,令華為四面楚歌。

封殺行動浪接浪

總部在美國的Wi-Fi聯盟早前宣布加入制裁,宣布「暫時限制」華為的成員資格,不得參與美國禁令所涵蓋的活動。Wi-Fi聯盟發言人在一份電郵聲明中表示,現時不會剝奪華為的會員資格,但要遵從美國商務部的命令,華為目前仍然可使用WiFi相關技術,如果沒有Wi-Fi聯盟會員資格,未來在制訂新的WiFi技術標準時,華為可能失去對新標準的制訂權。

人民日報於五月二十六日亦發表文章,批評美國企圖以卑劣手段打壓競爭對手,彰顯其「一家獨大,贏者通吃」的專橫霸道。文章批評美國忽略市場競爭,可帶來科技發展的好處,頻頻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打壓對手。以行政命令阻止美國公司向華為提供貨品,以有罪推定肆意抹黑,刻意打壓。總統特朗普明言「5G是美國必需贏的比賽」,正好暴露美國只容許自己發展的野心。

論理上,兩個國家開打貿易戰,只會在產業問題上出手,例如針對農業、汽車業或鋼鐵業出招,但今次美國只針對華為一間公司,「以大欺小」的做法相當奇怪,並已引起其他國家的關注,擔心未來有機會成為美國霸權下的犧牲品。有分析指,美國今次出盡全力只為打壓華為一間公司,讓全球真真正正看到其霸權野心,亦是在賭自己的國運,最終可能被孤立起來。

德媒《德國之聲》早前報道,大多數德國網民對Google拒絕讓華為使用其服務一事感到憤怒,直斥美國以政治干預企業,更有網民表態要抵制Google。德國人憂慮美國在網絡領域的權力過分強大,Google的市場壟斷地位被政界利用了,亦意味如Google以及Facebook等的美國企業不可信賴,隨時可能被外交政策當作工具利用。華為事件讓歐洲當頭棒喝,歐洲必須醒覺,要開發自己的智能手機作業系統,否則亦有機會突然被美國制裁。

任正非坦言,已準備好與美國打持久戰。

喚醒歐洲自主研發

現時全球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由Google的Android及蘋果的iOS兩大陣形壟斷,之前諾基亞、微軟,甚至三星亦曾希望開發自家的系統,但全部失敗而回。Stat Counter網站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四月,全球手機操作系統市佔率以Android獨大,佔有率達百分之七十四點八五,而蘋果的iOS以只得百分之二十二點九四,其餘操作系統的市場份額全部低於百分之一。

歐洲用戶擔心,即使不再使用Android,換成蘋果亦不是辦法,因為同樣是美國公司的操作系統,亦有機會被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聽。華為事件之後,相信歐洲企業會重新手研究自家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以避免再依賴美國貨,而對美國的產品亦可能產生厭惡,對美國科技企業來說絕對是個壞結局。與美國關係時好時壞的俄羅斯,亦擔心會步中國的後塵,俄國《自由媒體》發表文章《美國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下一個是俄羅斯》,指美國今日打壓華為,明日可能會向其他國家的公司下手。

文章稱,美國科技公司紛紛對華為進行技術封鎖,事態發展超出了局部貿易爭端的範疇,除經濟維度外,亦有政治維度。俄羅斯科學院普里馬科夫世界經濟和國際關係研究所中國經濟和政治部主任謝爾蓋.盧科寧認為,美國試圖保持科技領先地位,而中國是為數不多能夠在中長期內對此構成威脅的國家之一,因此美國千方百計限制其發展的決定。文章指,俄羅斯有一天也會被美國進行技術封鎖。只不過俄羅斯對美國技術的使用較少,參與全球經濟的程度很低。

扼殺超級寬頻網絡

西班牙《經濟學家報》亦刊登文章,指美國封殺華為導致的最大問題是,有望在未來十年改變世界的超級寬頻網絡在誕生之前就遭到扼殺,若問題在未來幾星期內不能解決,歐洲的電訊運營商就要找其他替代方案,而歐洲的5G網絡才是美國與中國對抗的真正受害者。

特朗普的行動,在美國本地亦惹來極多批評。《彭博》早前發表題為《特朗普攻擊華為是嚴重錯誤》的社論,指在與中國圍繞貿易及國家安全的鬥爭中,美國政府有較多不滿,也有各種手段可以用來索償,但不代表美國應該無所不用其極,美國對華為的制裁是個嚴重的錯誤,將華為趕盡殺絕的做法不僅有失妥當,而且極不明智。首先會造成全球各地無辜的企業蒙受損失,包括華為的美國供應商。特朗普此招是引火自焚,只會疏離美國的盟友、激怒中國普通民眾並且增加兩國對峙的概率,一切都面臨無法估計的後果。

《華盛頓郵報》亦發文批評,指美國以及盟友仍未能拿出證據,證明中國情報部門使用華為的技術來滲透其他國家的網絡,若特朗普的舉動只是為了打垮華為,或者讓中美經濟關係進一步決裂,就是沒有道理的行為,在其意圖上欠公眾一個解釋。美國透過霸權行為,針對性地打擊其他國家的企業,以鞏固自己的科技地位已非首次,回帶到三十年前,日本科技崛起的時候,美國就是怕被日本會趕上,所以全力打擊日本東芝的半導體務業。

華為的手機銷量預期將要大跌。

東芝被打前車可鑑

日本的半導體產業於八十年代崛起,最高峰時,全球十大半導體廠商有一半是日本公司,令美國擔心在美日的科技競賽中會輸掉,所以當年的美國總統列根便下令根據「三○一」法案對東芝展開調查。美國指控日本東芝旗下的Toshiba Machine向蘇聯出售九軸數控機床,總值三十五億日圓,而一九八五年美國半導體業協會(SIA)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就日本電子產品的傾銷提出三○一條款起訴。

八七開始,美國對東芝實施一連串的打壓,包括美國軍方取消從東芝機械公司購買導彈技術的協議;取消原定從東芝進口的一百五十億日圓的電腦合同,並禁止通過與東芝之間任何新的軍事合同。同年四月,美國對日本的三億三千萬美元DRAM加徵百分之一百的關稅,其後,美國參議院製裁東芝條款加入貿易法案,同時對東芝的所有產品實施禁止向美國出口的禁令,為期二至五年。東芝亦要花近一億日圓在美國五十多間家報章刊登全版「悔罪廣告」,公司管理層亦先後辭職。

前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去年在《人民日報》撰文,指三十多年前美國與日本有貿易磨擦,結果日本被逼簽署《廣場協議》,迫令日圓在短期內迅速升值,劇烈變化對日本產業、市場、經濟各方面造成巨大負面影響,所以提醒中國在面對美國時,應汲取日本的慘痛教訓,提高警惕,謹慎行事。日本屬二次大戰的戰敗國,而美國一直在日本有駐軍,兩國表面上看來是盟友,實際上,日本難免被美國牽鼻子走,東芝一役難以反擊。不過,中國的形勢與日本不同,中國為美國最大「債主」,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再有十三億人口的龐大內需市場,絕對有能力與美國抗衡,打倒這個「歌利亞」。

芯片業首當其衝

特朗普的魯莽行為將大大打擊全球的科技企業,開罪更多人。美國芯片業不能向大客華為供貨,更造成嚴重損失,甚至有機會要進行裁員。賽迪顧問諮詢的數據顯示,一七年全球十大半導體廠家的生意額中,中國均佔相當高的比重,英特爾於一七年的收入為六百二十八億元,當中百分之二十三點六就來自中國;美光的比重就高,一七年收入為二百零三億美元,超過一半來自中國;高通一七年收入一百八十二億美元,高達百分之六十五為中國的生意。

《路透社》的數據顯示,偉創力(Flex)、博通(Broadcom)和高通(Qualcomm)在中國賺最多錢,偉創力在亞洲設有多家工廠,並有為華為代工的工廠。華為很大部分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訂單都是交給偉創力,去年相關收入便達二十四億三千萬人民幣來自華為。博通和高通則向華為出售芯片、零部件等產品,兩間公司去年分別從華為獲得二十億九千萬及十五億八千萬人民幣訂單。

ARM早前宣布終止與華為的合作。

美國的資訊科技及創新基金會五月發表報告指,若美國對新興及基礎技術實施更嚴厲的出口管制,可能導政美國企業損失最高達五百六十三億美元,威脅到七萬四千萬個職位。報告指,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出口是有所需要,但如果範圍太大就會威脅到美國企業的發展,因為美國企業壟斷全球技術的情況愈來愈少,出口限制只會將市場拱手相讓予其他具備同等技術的國家及公司。

Google與華為停止合作,亦將嚴重拖累業績,野村金融旗下的研究機構 Instinet 估計,Google的盈利可能因而大削三億七千五百萬至四億二千五百萬美元。Instinet指,華為於全球擁有超過五億智能手機用戶,雖然當中一半來自中國,但其他市場,例如歐洲和亞洲的用戶去年為Google Play商店貢獻三億八千八百萬美元收入。Instinet亦認為,Google今次亦需要面對Android市場佔有率下跌的問題,更有機會面對中國市場大門永久封閉的風險。

日韓企業同受害

至於其他國家,亦要因美國的決定要少做大量生意,被特朗普斷了米路。日本的軟銀在一六年收購ARM,該集團在中國投資並不少,而在基站投資方面,軟銀亦曾為華為投資超過二百億日圓元(約十五億港元)。軟銀在中國設計的所有先進芯片中,約有百分之九十五是基於ARM技術,中國部門貢獻ARM總銷售額的兩成。ARM終止與華為合作,的確會打擊華為於芯片上的研發,但ARM在的收入及將來的發展亦一定受到限制。

日本《產經新聞》報道,一百間日本公司去年向華為提供價值六十六億美元的零件,而日本部分頂尖科技公司亦有與華為合作,華為被封殺的消息一出,日本電子元件製造商太陽誘電及TDK的股價,在五月份已累跌超過兩成。韓國《朝鮮日報》亦指,美國政府正在遊說韓國停用華為產品,雖然華為失勢,對其南韓智手機企業來說是好消息,三星亦有望吞併其市佔率,但中國作為南韓的主要進口國之一,南韓其他零件的生意亦會岌岌可危。

美國要全面封殺華為,亦已引起部分美國公司憂慮,微軟警告封殺華為將令美國從國際研究合作中孤立,最終影響美國利益。通用電氣、Google母公司Alphabet等科技公司亦擔心,美國的禁令會妨礙她們在中國市場競爭,同時影響美國的創新能力。通用電氣更關注在中國迅速發展的人工智能(AI),指出若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管制範圍太大,或會影響開始採用AI的醫療影像等技術。

提出違憲訴訟

華為近日已開始反擊,週二在美國提出簡易判決動議,就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及其相關企業列入黑名單一事,要求法院宣布該法案違憲。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的聲明指,該禁令是典型的剝奪公權法案,違反正當程序,該法案直接判定華為有罪,對華為施加了大量限制措施,其目的顯而易見,就是將華為趕出美國市場。是「用立法代替審判」的暴政,是美國憲法明確禁止的。美國的封殺愈大規模,就愈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為免步華為的後塵,有機會選擇不跟美國大隊,令美國這個巨人最後自食其果。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