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貿易戰升溫 特朗普累人累己累全球


特朗普(左)強調與習近平(右)的友誼非常重要,可是卻經常做出一些破壞友誼的事。

中美貿易戰再次進入白熱化階段,上週五美國公布對華五百億美元關稅計畫,引發中美貿易戰戰火重燃,中國亦隨即公布對等報復措施,其後美國又威脅再對二千億中國貨加關稅,逼中國對美國實施相應報復計畫。其實這種以牙還牙的對戰,又是一次損人不利己的行為。

從今次的關稅清單中,除可看到美國對中國許多基本商品的依賴程度高外,亦很可能因針對工業產品徵稅「傷人同時傷害自己」。除了因中國採取報復性措施外,其實有不少高科技產品的部件實際源自美國,若然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意孤行,終極受害者只是美國消費者而已。且因全球兩大經濟體開戰,勢影響全球經濟表現。

中美兩國經歷了三輪的貿易磋商後,正當以為兩國可透過協商,和平解決紛爭之際,可是卻在上週五戰火重燃。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宣布,決定向總值五百億美元的進口中國貨物,徵收百分之二十五的關稅,美國貿易代表署稱,首輪關稅將會在七月六日起開始徵收。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表示,為應對中國盜用美國的知識產權、強制轉讓美國技術、網絡攻擊等威脅,必須採取強而有力的防禦行動,來保護美國在技術和創新方面的領先地位。他批評中國政府正在通過不公平貿易和「中國製造二○二五」等產業政策,破壞美國的高科技產業和經濟領導力,而技術和創新是美國最大的經濟資產,特朗普意識到,必須立即採取立場來維護公平貿易,保護美國的競爭力。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指出,清單包含兩組,第一組涵蓋三百四十億美元中國進口產品,涉及商品項目由四月初公布初始清單的約一千三百項,減至八百一十八項。而第二組的二百八十四個項目,則涉及一百六十億美元中國進口產品,均是受惠於「中國製造二○二五」政策,須要再經過公開諮詢及聽證會,才能有最終拍板。

在美方公布六小時後,中國政府亦立即發布同等規模、同等力度的反制措施,生效時間與美方一樣。今年四月,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曾宣布,若美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便會對美國出產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十四類一百零六項商品加徵百分之二十五的關稅。

特朗普指責若中國成功轉營成「製造強國」,會對美國及許多國家帶來經濟打擊。

提二千億美元貨單

針對中方的反擊,美國商務部發聲明警告,美方近日與中方達成的貿易談判協議將全數作廢,美國已經準備好第二份清單,可能對另外一千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關稅。經過一個週末,特朗普又再威脅要對二千億美元中國貨品徵稅,逼中國放棄早前宣布對美國實施的關稅計畫。

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壓逼,中方自然不會退縮及妥協,中國商務部回應道,美國這種「極限施壓和訛詐」的做法,背離雙方多次磋商共識,也令國際社會十分失望;同時強調,如果美方失去理性、出台清單,中方將不得不採取「數量型和質量型」相結合的綜合措施,做出強而有力的反制。

相對於之前,今次中方的態度有所轉變,早前中方多以「回到正軌」、「希望美方懸崖勒馬」、「雙方應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彼此關切」等相對溫和的詞語,然而,如今卻以行動回應。

中方強調,對美國的應對措施既是維護和捍衛國家和人民利益,亦是維護和捍衛自由貿易體制。近來,中國領導層曾多次與德國、布魯塞爾等歐洲國家交流,其在措辭中表達十分清楚的訴求,那就是中歐聯手應對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可見中方已對反復無常的美國已失去耐性。而特朗普又再次做出一些損人不利己的行為。

對華貨依賴程度高

回看今次的關稅清單,便能看到美國對中國許多基本商品的依賴程度。四月最初的關稅清單包括了一千三百三十三件商品,美國政府在聽取了公眾和貿易專家的意見後,便縮減了清單。據美國的說法,這份名單「聚焦的是有助於或受益於中國產業政策的美國產業領域的商品,不包括美國消費者通常購買的商品,如手機或電視」。

美國《石英》網站稱,從清單上刪除的大量物品,暗示美國在與健康相關的產品上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如疫苗、除顫器、化學避孕藥、牙填充物、助聽器和激素等。此外,一些商品被豁免似乎是為確保讓美國人可以輕鬆獲得武器,如用於機器和電氣用具的望遠鏡瞄準鏡將面臨百分之二十五的關稅,可是用於步槍和「其他武器」的同類設備則沒有包括在內。

美商務部長羅斯與中國副總理劉鶴(右)於今月初的會面成果如今已化為烏有。

事實上,四月清單中包括的大量武器裝備現在都被刪除,美國人仍將能以免稅價格使用中國製造的火箭發射器、火焰噴射器、散彈槍、彈藥、手槍、榴彈發射器和被歸類為「炸彈、手榴彈、魚雷、地雷、導彈和類似彈藥」的進口商品,美國每年都要進口價值幾百萬美元的此類商品,若然美國向這類商品徵收關稅,猶如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除此之外,被抽起的五百一十五項產品還包括麵包和餅乾烤箱、意大利麵製作機、啤酒機、製糖機及零部件、滅火器和滅火器部件、客運和貨運電梯、掃雪機和吹雪機、高爾夫手拉車、現金出納機及非冷凝自動售貨機等。與四月相比,美國第二部分清單新增的二百八十四個項目,價值一百六十億美元,主要包括半導體、電子等產品,不過卻移除了美國消費者通常購買的商品,如平板電視、醫學用呼吸儀器、空調組件等商品,但仍會針對汽車行業。

損害美消費者權益

雖然當局稱措施是針對高科技產品,但有經濟師指涉及貨品金額龐大,無可避免會囊括一般消費品,最終可能要由美國消費者埋單。據華府資料,美國二○一六年由中國入口的電子產品,已佔入口總額約四成,即近二千億美元。馬來西亞聯昌國際私人銀行(CIMB Private Banking)經濟師宋生文指,最終的輸家是美國消費者。皆因一旦對二千億美元中國貨品實施額外關稅,意味目標擊中很大部分進口中國貨,價格可能上漲,這將會打擊消費意欲,並帶來通脹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威脅要追加二千億美元關稅報復,以為中國無法應對,那實在是過於天真。即使中國出口美國貨品量遠超出其入口量,但中國可針對兩國之間的服務貿易作出報復,而非實物產品,如旅遊和教育這類美國較中國受益更多的產業。

中方可試圖讓那些從中國市場大舉獲利的美國大公司受罪,對象可包括蘋果、通用汽車和波音等美國巨企,做法如二○一六年中國的一道「限韓令」,令韓國企業損失慘重,據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指,「限韓令」導致韓國文化產業損失約八十七億韓元,效果可見一斑。 

新一輪的關稅措施更集中在「中國製造2025年」上,當中包括高科技電子產品。

最重要的是,今次特朗普雖表明是針對打擊中國製造二○二五年,可是率先受到打擊的卻是美國本土的高科技公司及製造業。這源於現時不少中國進口的高科技產品,其生產的部件或零件實際源自美國,只有組裝和包裝過程是於中國,並運回美國出售。當中最佳的例子是蘋果的iPhone,根據研究,一部「中國製造」、售賣九百九十九美元的iPhone X,中國只負責組裝和電池,附加值只佔十四美元,其餘全是產自美、德、日、瑞士等地高科技零件的成本和蘋果的利潤。

產品集各家大成

由於產品從中國被出口至美國,商品必須使用批發價值來算,而不是零組件總和的成本價,假設一部iPhone平均售價為七百美元,而批發市價為售價的六成,那每部進口的iPhone價格約為四百二十美元。以現時每年iPhone的銷量約為四千二百五十萬部計,總金額為一百七十八億五千萬美元,在關稅措施下,這些都屬於進口「電信設備」,並會遭泛廣泛的課稅,或在短期內衝擊到蘋果。

即使把重裝過程搬回美國,成本同樣大增,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曾有一項分析指,如果iPhone組裝在美國完成,但零部件仍是全球採購的話,那製造每部手機的成本(目前估計約為二百三十美元)會增長約百分之五。若果這些零部件全由美國製造,並在全球市場上購買原材料,那製造成本更將增加三十美元或四十美元。雖然美媒指出,特朗普政府已告知蘋果首席執行長庫克,美國對華關稅行動不會涉及從中國進口的iPhone手機。但除蘋果外,英特爾、戴爾公司等美國硬件製造商,亦是相當依賴中國製造業。

美國汽車業亦同樣會受影響,如通用汽車旗下運動型車(SUV)Buick Envision,該款汽車在中國組裝並在美國銷售,福特也在中國製造汽車。這些品牌所採用的組件不少是來自美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如總部位於美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德爾福(Delphi)及李爾公司(Lear),都指近年接到不少來自中國車廠的訂單,當中德爾福指,中國汽車製造商正開始定購未來三年的零部件,全部符合美國和歐洲的監管標準;李爾公司亦指,正開始接受更多來自中國企業的定單。關稅將為他們帶來打擊。

Related Articles